在这秋风送爽、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,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和潮州市裕德堂壶艺研究所联合主办的《一壶一乾坤——张瑞端师生手拉朱泥壶作品展》于2024年9月27日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(陈家祠)开幕了!展览展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、轻工大国工匠、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张瑞端师生创作的手拉朱泥壶作品约110件,地点为中西厅,展期至2024年12月15日。
发祥于潮州枫溪的手拉朱泥壶,历史悠久,底蕴深厚。自清代中期以来,便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四方,备受推崇。它选用本地优质原矿朱泥,经传统手工拉胚,数十道工序精心打造成型。壶身小巧玲珑,造型古朴雅致,线条流畅优美,朱泥色泽丰润。它不仅是实用的茶具,更是精美的艺术珍品。2014年,“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”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展厅现场
作为“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”的重要场所,老字号“裕德堂”历经百年春秋,世代传承。如今第四代传人张瑞端于2013年8月创办潮州市裕德堂壶艺研究所,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学生,使研究所成为培养手拉壶工艺人才的摇篮。张瑞端带领师生团队,不仅继承了传统工艺的精髓,更创新性地为这一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。
此次展览,张大师及其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精心创作的作品。我们希望通过展览,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枫溪手拉朱泥壶,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创新。
重点展品
孺子牛
张瑞端
2007年
作品的创作动机萌发于艺成之后的一个心愿,就是亲制一壶以赠老师。孺子牛精神表现为默默耕耘、埋头苦干、任劳任怨、无私奉献,作者认为老师就是“孺子牛”一样的人。他从牛角的自然造型中,发现了一种特有的形式美感,并结合日用功能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,使作品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抽象“牛”,壶桶、壶把、壶盖造型洗练,活现了牛犊形象,抒发作者借技艺欲报师恩的感情。
张瑞端,正高级工艺美术师、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、轻工大国工匠、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、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、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、潮州市手拉朱泥专业委员会主任、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枫溪手拉壶制作技艺”市级代表性传承人、潮州市裕德堂壶艺研究所所长。他自幼受传统陶瓷美术氛围的熏陶和影响,作品不仅巧妙融合了传统精髓与现代创新,更在实用性上独树一帜。多年来,他研制出“黑珍珠泥”“古铜泥”“黄金泥”“绞泥”等泥料,得到社会同行的认可。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,在国家级及省级评比中屡获殊荣。
十二生肖
张瑞端
2008年~2019年
作者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感,以壶说生肖,于2008年开始,每年设计一款生肖壶。他结合生肖的特点和寓意,经过精心的构思与设计,巧妙地将生肖融入壶身、壶嘴、壶把等各个部位,使得每一款生肖壶都独具特色,栩栩如生。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作品,将十二生肖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元素与朱泥壶艺术相结合,让人们在品茗之余,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穗之韵
张瑞端
2020年
作者通过广州城市标志变化的轨迹,融入城市标志丰富的文化内涵,讴歌了中国共产党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执政理念和“为人民谋幸福”的伟大成就。作品以广州塔为壶身造型,以“五羊”为壶嘴和壶纽,壶把采用方形设计,整体造型古朴大方,典雅自然,寓意深刻,气度非凡。
喜相逢
张瑞端
2023年
作品通过郁金香造型来表现爱之恋曲。壶身为椭圆形,线条向上弧度渐大,暗喻无尽的爱。壶盖采用内嵌式,用郁金香叶子造型点缀在壶盖旁边,壶纽用一朵含苞欲放的郁金香塑形,壶嘴圆润,壶把过度自然。整体简洁,搭配和谐。
海黄之韵
张泽锋
2020年
作品的创作灵感源自海南黄花梨的独特质地和“小鬼脸”纹理。器身采用纯天然紫砂为原料,以金黄色调为主色,伴有黄、紫、黑、红、褐等多色组合,生动展现“海黄木韵"和“小鬼脸”纹路,质地温润,精美奇特,是手拉绞泥作品的全新突破。
作品在2019年在第十五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。
张泽锋,高级工艺美术师,高级工程师(传统工艺),高级技师/一级,潮州市工艺美术大师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枫溪手拉壶制作技艺”区级代表性传承人、“裕德堂”第五代传人。自小受艺术的熏陶,并在其父亲张瑞端的精心指导下,技艺日渐精湛,设计理念更上层楼。他敢于创新,近年作品获国家级、省级金奖近二十项。